第一三七五章 大战(1 / 2)

大周王侯 大苹果 1432 字 17天前

耶律宗元迫不及待的要发动攻城作战,但很快,他便被兜头浇了一瓢凉水。

战前的决策会议上,一个巨大的难题被提了出来。那便是,虽然壕沟火圈被突破,兵马也能推进到城下之地。但是问题在于城外三道壕沟的大火并没有熄灭,五十万大军要全面进攻的话,将会铺满整个城下方圆五六里的距离。在烈火壕沟的分割之下,兵马将很难发动有效的冲锋进攻。

那些壕沟挖掘的位置正在城外数里之地,最后一道壕沟距离城墙不到五百步。这让战场的空间极为逼仄。对方城头守军的弓箭射程便高达一百多步远,加之燃烧的壕沟左近四五十步内无法立足。所以实际上进攻兵马便只能在三百步左右的范围里列阵陈兵。这是绝对不成的。这么一条狭窄的区域,既要让投石车架设于于此,又要容纳大量的其他攻城器械和大量的攻城兵马,那将是怎样的局面。就算密密麻麻全是人挤在那里,也最多能容纳十余万而已。

五十万大军攻城,结果只能用十万兵马去进攻,这岂非是自断双臂,自损战力么?

当这些问题被大臣和将军们提出来之后,耶律宗元忽然意识到,原来之前的灭火行动都几乎做了无用功。原来对方挖掘的这些壕沟的作用不仅仅是起到阻断进攻的作用,更起到了改变地形,分割进攻兵马的阵型,破坏对方进攻兵马的布阵位置的作用。

原本自己想的太过简单,却罔顾了这些细节因素。这可不是小股兵马的攻袭,只有数百步的空间便可随意腾挪。数十万兵马的攻守之战,需要的是广阔的战场空间。大军需要的是整个城下的方圆十几里的所有场地,才能让兵马人数占优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冒然攻城显然是不成的。最明智的作法其实还是要等待大火的彻底熄灭,然后将所有的壕沟填平或者是填出数百条通道,以供兵马毫无滞碍的调度转进才成。

也就是说,其实前面忙活了几天都做了无用功,不但做了无用功,反而损毁了几十架珍贵的投石车。因为那些投石车都是缴获而来的,都非全新打造的投石车。每一架投石车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大周的投石车在攻析津府时便没日没夜的轰击了好几天,其实很多投石车已经到了报废的边缘。这几天这么一折腾,很多投石车直接便散架了。现在看来,这一切毫无价值。

耶律宗元心中的恼怒就别提了,但他冷静下来,做了一番仔细的权衡,终于做出了明智的决定,他要等待大火的熄灭。这个决定虽然让人沮丧,但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虽然说进攻的时间压力很大,正如当地的民谣‘十月中,雪满天,最迟不过二十三’所说的那般,十月中旬,辽阳之地必有大雪。所以必须要在大雪之前攻下城池,但是自己也只能冒这个风险去等待大火的熄灭。耶律宗元相信,好事多磨,只要做好一切的准备,当大战开始时,自己或许只需用两三天,甚至一天的时间便可攻下辽阳府。这便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十月初五,在燃烧了三天之后,第一道壕沟中的大火终于燃尽熄灭。辽军们冒着地面的炙热开始推土填埋壕沟,防止死灰复燃。同时也休整地形,让大军能够通行无阻。十月初八午后,第二三道壕沟中的大火也次第熄灭。辽军立刻推进,填平壕沟。当日傍晚,连营推进到城下里许之外,大军就地摆下了阵型。

自十月初二开始到十月初八,花费了女真七万人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挖掘的三道壕沟的实际左右便只是拖延了对方七天时间。这似乎很不划算,很不值得,但其实有些事的价值并不在表面的效果,而在于其后续带来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