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四章 天命所归(1 / 2)

三国第一强兵 鲈州鱼 1877 字 1个月前

关家庄是坐落在黄河北岸的一座坞堡,地处阳平、魏两郡交界处,是往来东西的必由之路之一,很多经由黄河往来的商船都会在此停靠。

庄主关定有些家财,自己和祖上却都未曾出过仕,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孙辈之中能出个当官的,官,越大越好。

在正常情况下,这这种事也只能是在做梦时想想了。从地方豪强,到出仕为官,须得使大价钱,按部就班的从基层开始。

单是在县衙中谋个吏职容易,先帝在位时,这是有明码标价的,一万钱足矣。但往上升就很麻烦了。

从秩俸一千六百石的县令,到县长,功曹史,县尉,县丞,主簿,廷掾,主记室,少府,门下游缴,门下贼曹,门下议曹,门下掾史,闾师,县佐,最后到秩俸白石以下的县史,大汉的县级政府机构也算是应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俗语。

一级级升上去,就算每级都只须一万钱的标准,综合下来,也是十几万钱啊!对一个普通的庄主来说,这是相当难承受的数目了。何况,生财有道的先帝可不笨,对不同秩俸的官员,设置的是翻倍递增的标准。

当初司徒崔烈为了升官,花了足足五百万钱,饶是如此,灵帝在宣读旨意时,还不无遗憾的对十常侍说道:“当初决定的有些仓促了,其实司徒这个官,可以卖到一千万的。”

重金买官的还包括曹操的老爹曹嵩,所以,在名士圈中,曹操的世家子地位饱受质疑,就是因为他祖上是宦官,老爹又是买的官,没多少世家人的风骨。

当然,鄙夷归鄙夷,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与曹家之间的交往。灵帝一朝末期,有几个升职的官员没掏过钱?无非多少罢了。众人对崔烈、曹嵩的鄙夷,正如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优越感这种东西,只要你用心挖掘,总是会有所发现的。

关定没有清河崔氏、陈留曹家那么财大气粗,既没有人脉,也没有经济支撑,想当官,当大官,终究也只是泡影虚幻。然而,灵帝崩了,如今已是乱世,乱世之中,太平年月的规矩就不那么好用了。

老官迷关定敏锐的意识到,乱世给他和关家带来的机遇,绝对是千载难逢的。

实际上,早在中平年间,他就对膝下儿子严加督促,令自幼体弱的长子读书,对少年早慧的二子关平期许更高,读书习武两不耽误,试图培养个文武双全的将军出来。

时至如今,长子关宁已年过二十,在各方面都没显示出什么过人之处出来,老关定无奈之下,也只能将家中的生意交给其打理,让他意外的是,平平无奇的长子却在商道上展示出了极高的天分,将家中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特别是在青州开始搞海盐垄断之后,借着地利之便,不顾袁绍的禁令与青州接洽的关宁如鱼得水,在短短一年之间,就将家中生意扩大了好几倍。

成倍增长的财富,让老关定乐得合不拢嘴,他贪图的不是钱财,而是钱财能带来的机遇。

要知道,幼子关平可是极附和他的期望的。

此子如今虽还年方十五,距离行冠礼还差那么几岁,但却出落得一表人才,武艺精湛不说,兵书战策也学了不少。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少年身上丝毫不见普通少年的浮躁之气,沉稳的性格,让每位师长都是赞叹有加,称之为有大将之风。

有子如此,家族的财富又在急遽膨胀,老官迷关定认定,自己的梦想就在眼前了。

趁着河北时局动荡,他大把大把将钱财洒出去,招兵买马,广蓄军械,招募出了一支规模和战力都很可观的私兵出来。

此外,他还推拒了关平最后一任老师——韩琼让幼子加入冀州军的提议。倒不是他看透了冀州军最终失败的结局,他只是对按部就班深恶痛绝罢了。

韩琼的推荐,顶多让儿子成为大戟士中的一个小兵。袁公很少亲身临阵,就算亲身临阵了,也不会身先士卒,做他的亲卫,哪有上战场立功的机会?真得了机会更糟,那只是意味着,袁军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指望儿子力挽狂澜,摧敌狂锋?

关定只是官迷,并不是玄幻小说迷,他可不会做这种美梦。大军崩溃时,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能保住命已是天佑之人,能力挽狂澜的,准是天神附体了。

所以,虽然他也觉得冀州的形势更好,但还是不打算让幼子去投效,因为这不利于迅速升官。

长子关宁对他的盘算很是不屑,多次表示,要投军也应该去青州,在冠军侯麾下奋战。奈何老关宁始终觉得青州打不赢这场大战,而且,青州军中的上将太多,根本没有儿子上升的途径。

他终究还是想找一条捷径。

关宁拗不过老爹,琢磨着弟弟年纪尚幼,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平原大战消息传来,关宁欣喜之下,带着全部的商队赶往平原寻找新的商机时,关家庄也迎来了关定期待已久的客人。

“玄德公、子远先生,请上座!”关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微眯的眼睛中,闪烁的精光之明亮,几不在关羽之下。

他高兴啊,他梦寐以求的明主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