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塞得港沦陷,升起了中华帝国龙旗。
一时间,全世界震动。
中华帝国军进攻苏伊士运河,这是全世界各国早就意料之中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自中华帝国出兵开始,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是耗费十万军队,花费半年时间打下苏伊士运河,这主要是因为所有国家的军事家都研究过塞得港的要塞防御工事,那是依照中华帝国关岛要塞防御工事修建的,号称欧亚非第一要塞。
尤其是英国军方,更是吹嘘五万守军坚守三年没有问题。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华帝国只出动了一镇兵力,不到25000人,用了三天时间就攻陷了塞得港,自米勒少将以下五万英军全部阵亡,战斗之惨烈,结果之意外,震惊了全世界。
一时间,中华帝国的强大,让整个英法俄协约国集团感到一阵无力。
然而,同盟国德意奥等国表面上高兴,向中华帝国发出了贺电,实际上却是愤怒,恼火中华帝国不遵守规则,插手欧洲,意图跟德意奥瓜分欧洲势力范围。
这是不被允许的,哪怕中华帝国强大,德意奥三国也是不惧,因为中华帝国触犯了他们的核心国家利益,但凡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时,盟友也会翻脸的。
当然,德意奥三国不会立即跟中华帝国翻脸的,他们只是通过外交渠道要求中华帝国军队攻占苏伊士后,不得再进入欧洲、北非和中东了,否者将影响盟友关系。
事实上,李卫国也没想到战斗会如此顺利,他虽然给海陆空三军司令下达了命令,必须赶在太平洋舰队抵达前打通苏伊士运河,但李卫国也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能不能成功完成任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结果苏伊士运河上三座英军重兵防御的城市,最强的塞得港、其次苏伊士城,再次伊斯梅利亚,最强的两座城市反而最先被打下来了,尤其是塞得港,原本只是牵制佯攻,结果只用了一镇兵力,三天时间就打下来了。
这完全出乎李卫国的意料。
大京都武汉,例行朝会上,关于塞得港战役的报告成了热门话题。
此前海陆两军抛开空军,单独发起苏伊士城战役,引起了空军司令庄九侠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这一次塞得港战役,空军出动了一千五百架战斗机,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引起了海陆两军的高度重视。
不过,陆军和海军不会轻易承认空军的地位,所以在关于塞得港的功劳分配问题上,海陆两军和空军吵得面红耳赤。
李卫国没在意海陆空三军吵架,他的目光只是盯着三十三镇代理师长袁凯的个人资料。
旁边明月立刻提醒道:“此人是塞浦路斯总督的女婿,身份干净!”
李卫国点点头,看到袁凯二字,他不知为何本能的就想到了袁世凯。
“袁世凯呢?”
听到李卫国询问,明月立即给手下使了眼色,不大一会儿就送来了袁世凯的全部档案资料。
如此快的效率,并非是中华神盾局的员工们多么厉害,而是因为袁世凯一直是李卫国重点关注的人物,所以中华神盾局时刻保留着袁世凯的档案。
明月看过后,向李卫国答道:“启禀陛下,袁世凯在几年前就已经命丧大火了,当时臣向陛下报告过此事。”
李卫国这次恍然大悟,记起了当年的事情。
那场大火自然是蓄谋已久的,对于这件事,李卫国并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反对,完全是手下人擅自揣摩圣意,自行动的手,只不过李卫国没有追究罢了。
到了今天,李卫国的心境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他觉得袁世凯等一批人都是潜在危险,有可能动摇和威胁李氏江山。
可是后来李卫国才发现,他对中华帝国的统治已经非常牢固了,随着他的儿女们纷纷长大成人,一个个的都颇有才干,将来继承人即便达不到李卫国的高峰水平,但守江山是肯定没问题的了。
江山稳固,就算给袁世凯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动摇李氏帝国的。
所以,后来李卫国后悔了,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太过谨慎,如果让袁世凯活下来,或许能够成为中华帝国的一代名将重臣,发挥更多的贡献。
“可惜了!”
李卫国叹口气,他虽然爱惜人才,但既然已经做了,哪怕有那么一丝后悔,很快也就淡化了。
“袁凯攻占塞得港有功,擢升少将军衔,正式任职为第三十三镇师长,赏赐一等男爵,以观后效!”
正在争吵中的张小六、林继云和庄九侠等人突然安静了下来,随后陆军将领们兴高采烈,虽然他们不知道袁凯是谁,但毕竟是陆军的人,证明这次功劳属于陆军。
林继云和庄九侠顿时泄气,以为李卫国又一次偏袒张小六了。
很快,李卫国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可不会赏罚不明。
“这一次是陆海空三军联合行动取得了大胜,海军地中海舰队有功,空军出动一千五百架战斗机参战,更是功不可没。这样,海陆空三军各部门单独记录有功将士,然后一起报上来,朕统一嘉奖!”
一碗水端平,李卫国也只能这样处理了。
陆海空三军将领们虽然都不甘心,却也不敢再多言了。
接下来的朝会讨论了很多事情,目前中华帝国国内的经济建设并没有被打断,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这都得益于战争的刺激,钢铁、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行业的产能得到了百分百的发挥,原本产能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也随着战争的大量消耗,将经济危机爆发的危险消除了。
此前大量消耗资源的是海军造船厂,建造大批战舰消耗各行各业的资源,随着战争爆发,枪炮弹药的消耗占了最大份额,国内过剩的钢铁资源排上了用场,而随着坦克、飞机的出现和大规模生产,钢铁产量不但回复了战前的规模,反而扩大了一倍多。
在战争期间,全世界各参战国的经济都在下滑和崩溃当中,唯独中华帝国的经济反倒继续保持增长,这让全世界各国都在眼红。他们很清楚,这场战争不论打成什么样,最后的得益者都是中华帝国。
除了经济问题,就是军事问题了。
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但李卫国却在构思下一场战争,寻找下一个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