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修养生息
1935年10月24日,刘潇指示22军,将四千民工调往顺宁进行训练,准备编入现役。随队伍送去毛瑟98步枪四千四百枝,zb-26轻机枪三百挺,子弹一百万发,82迫击炮6门,炮弹200发,军粮五百万斤。
10月26日晚,红军突然对榆林地区发起进攻,22军急忙调顺宁部队回援。
10月27日凌晨,红军突袭顺宁,顺宁训练所的民工被包围缴械,所有人员、物质被红军虏获。
接到红军突袭顺宁的战报后,22军急忙返回身,对顺宁进行救援,打退了红军的进攻,缴获枪支800余件。后在红军的猛烈反攻下,部队后撤。目前部队在靖边、安塞、桥镇一线布防。
张学良看着战报直摇头,心里想:潇弟部队的装备是不错,可没有真打过仗。实战能力也太差了,下面的进攻还真不能太指望他了。
11月中旬,红军出甘肃沿河,绕过22军防线,占领直罗镇。刘潇急忙向张学良求援。
11月20日,张学良令109师向直罗镇方向进攻。
22日晨,109师遭到攻击。
24日,109师全军覆灭。救援的106师也损失一个团。
经过几次打击后,张学良手中的部队越来越少。蒋介石乘机取消了东北军这几个师的编制。
得到战报后,刘潇立刻赶往张学良住处。
两人坐下后,张学良深叹了一口气说到:“部队越打越少,可怎么办?!”
“红军能走那么远的路过来,队伍还没有散了,纵观世界军事史,你见过有这样的军队吗?这些都应该是什么人哪,没有坚定的信仰,优良的军事素质,可以做到吗?大哥你想一想。”刘潇说到。
“是啊,跑回来的人说,红军全都是一些不怕死的,打起仗来个个不要命的向前冲,太可怕了。”
“这还不是关键,我们和红军都打光了,小日本谁来收拾,国家谁来保卫。再说,南京的蒋委员长会怎么对待兄长?”刘潇问到。
张学良若有所思的说道:“看来真的是不能再打了。”
刘潇神秘的对张学良说到:“红军那边已经开始把你的部队和装备都往回送了,现在正在去我那的路上,回头我让车吧他们几千口人都你拉过来。下一步怎么办,兄长你可要想清楚了。反正我是不打了,他们不打过来,我也就不打过去。
陕甘宁油田的事我已经和他们商量好了,他们负责设备的安全,我们负责使用和维修,按月给他们一点钱,大家共同发财。其实我最怕的就是把他们惹火了,一把火将油田烧光,油田有美国人、宋家的股份,那才真的是麻烦了。”
1935年12月,刘潇和红军签署了保护油田的秘密协议。
因为油田也有宋子文他们姐弟三个的股份,刘潇把和红军签订协议的事悄悄的给宋子文发了电报,宋子文回电同意协议的签订。
从此以后,陕甘宁的局势基本保持不动,张学良在共产党政策的影响下逐步从进剿、对抗转变成合作、协商。
南京政府对陕甘宁边区红军的围剿基本流于形式。
由于陕甘宁边区处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军队和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解决了红军落脚的问题后,刘潇开始考虑中央红军扩大发展的问题。
首先,刘潇在庆阳建设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为当地和临近的其他地区提供电力。在环县建设一座玻璃制品厂,大量生产民用平板玻璃和酒瓶,部分高质量的光学玻璃则运往榆林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保证科研和军事需要。
在华池建一座硫酸厂,生产的硫酸有榆林方面负责销售和使用。在吴起镇建一座中型化工厂,但只准生产化肥,不得进行炸药的生产。
其次,开发当地优质煤矿,将开采出来的煤炭一部分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使用,部分用于环县玻璃制品厂、榆林化工厂华池县硫酸厂和吴起镇化工厂的生产需要。
在进行上述厂矿建设的同时,刘潇让陕西公路局全力建设陕甘宁地区的公路,力争在1936年底,全地区完成公路网的建设。
所有建设开工后,刘潇又同四川的刘湘商量,从四川迁移一万户人家到宝鸡汉中一线居住工作,迁移一万五千户到庆阳一带居住工作。
1936年3月,刘潇秘密命令第22军、第23军和第35军,必须在7月前部队满员齐装。组建一年半的独立山地师秘密进入秦岭陕南一侧,进行为期一年的山地作战训练。
榆林、延安(肤施)、铜川、咸阳、宝鸡、汉中等地保安部队抓紧人员的军事训练。
1936年5月2日,刘潇来到高家堡靶场,参加对榆林拖拉机厂生产的坦克进行验收。
500千瓦柴油水冷发动机,克里斯提底盘,半蛋壳铸造炮塔,车身倾斜装甲,85mm口径50倍的线膛炮,湿式弹药库。特别让刘潇自豪的是,由于采用了后世的研究成果,该坦克发动机在燃烧室的形状上进行了改进处理,在其他方面不做改变的前提下,发动机功率提高了18%。而发动机安装位置的轻微改变,让该坦克的维修变得容易。半自动弹药装填机的使用,使得坦克乘员减少为四人。
看到研制出来的坦克,刘潇差点没有笑起来:这坦克和苏联的t34坦克改进型从外表上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后世的刘潇来说简直就是老古董。但在这个时代,它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要命武器。
既然是剽窃,那就用现代人的话:走别人的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坦克被命名为t34。刘潇就是要让老毛子不舒服。
经过实地检验,t34坦克完全符合设计标准。刘潇批准了量产,要求月产不少于20辆,并且让坦克学校的学员参加整个生产过程,熟悉坦克的性能,尽快成军。同时要求弹药厂尽快完成坦克特殊弹药生产线的改扩建工作。
由于坦克履带的生产,榆林的橡胶库存量开始下降。刘潇指示在南洋的上海爱国促进会采购人员,想办法大量收购橡胶。有关资金和运输的问题可以找美国的周家祝解决。
1936年7月,17路军狙击学校成立。刘潇为校长,留学德国的十名学员任教。对于狙击战术,刘潇和十名教员进行纸上推演六人三组狙击战法。即一组两人,两组使用狙击步枪,一组使用反器材狙击枪。推演最后证明刘潇提出的六人三组战术最为合理,狙击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