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2 / 2)

帝师 来自远方 1789 字 6天前

当然,官文上不会如此写明。

明摆着是大臣联合起来,逼国君退位,交出印玺,迎其弟入景福宫。体现在文字上,则变成“世子夭亡,国君哀恸成疾,以致身不能动,无法处理政事。知己不能为,国内一干事等,俱托于弟。”

奏请最后,几乎字字泣血。

“臣痼疾难愈,政事承托亲弟。请上国允臣之请,许臣退位,册臣弟为朝鲜国君。则国事不怠,百姓不忧,亲情不失。”

顾晣臣的密信,先奏请抵达神京。

礼部官员知晓内情,再看奏请内容,只能连连摇头。

印玺交出,人圈禁在内宫,国事一概由臣子处置,辞位奏疏都是他人代写。一国之君落到这个地步,作为旁观者,不晓得该可怜,还是觉得可笑。

奏请送到,自然不能压下。

通政司盖上官印,递送礼部。礼部看过,当日交送内阁。经三位相公审议,方送入乾清宫。其上附有内阁意见,三个字:暂不许。

“国君之尊,非同小可,岂是说废就废。”

驱动者是顾晣臣,动手的却是朝鲜大臣。据言先王妃嫔也起到不小作用。

这种情况下,事情能缓不能急,势必要压一压,再行恩准。

“废君之事未有先例,不可轻率。”

父子禅位早有先例,敕书极好下达。

兄弟夺权,难免让群臣忆起旧事,英宗皇帝同郕王的夺门之变,仍如一根刺,扎在老臣心里。

只不过,英宗之事,牵涉到土木堡之变,又有新旧文武争权,从本质上,便同朝鲜废君不同。且郕王临危受命,于国有莫大贡献,朝鲜新君不过是好读书,听话而已,如何能一概而论。

最终,天子同内阁达成一致,驳回奏请。

“俟旧主卒,方可封。”

甭管是否掌握国政权柄,得群臣拥戴,只要没有明朝敕封,住进景福宫,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同样的,没有明朝下旨,废王仍是朝鲜名义上的统治者。新君和大臣,始终要好吃好喝的供着他,囚禁在宫内已是极限。流放乃至处死,想都不要想,更没人敢冒险。

翌日朝议,朱厚照当殿驳回朝鲜奏请。

“敕朝鲜,王丧乃封。”

彼时,顾晣臣仍在朝鲜。以“国权动荡”之故,被朝鲜新君和大臣苦苦挽留,超过启程日期,仍没有动身。

“还请上使多留两日。”

于朝鲜君臣而言,顾晣臣就是主心骨,是定海神针,万不能让他归国。为此,更增派二十余名护卫,明言保护,实际做何打算,彼此心知肚明。

“忘恩负义的小人!”

从头到尾参与此事,王忠知晓内情,对朝鲜君臣的观感降到谷底。

没有顾司业“支持”,政变能够成功?李怿能登上国主之位?

今为朝廷不下敕封,竟将使臣队伍扣下,视作人质。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小人,当初就不该帮忙!

王忠愤气填膺,提起朝鲜君臣,即攘袂扼腕,破口大骂,恨不能当面捶一顿,出了这口郁气。

论战斗力,王给谏绝对不低。经验虽少,揍趴两三对手,绝对不成问题。

对比王忠的焦躁愤怒,顾晣臣始终气定神闲,似不将此等负义之举放在心上。

“王给谏稍安勿躁。”

说话时,倒出一杯清茶,推到王忠面前,笑道:“喝茶。”

王忠眉间皱成川字,这个时候喝茶?

哪有闲心!

“朝廷反应,在本官预料之中。”

什么?

听闻此言,王忠愣住,愤怒之色渐减。

“顾司业早有预料?”

顾晣臣点头。

“国朝臣子请致仕,仍会几遭驳回。国君废位,岂能一蹴而就,初请便允。”

放下茶盏,顾晣臣悠然道:“你且看,朝鲜请封新君,朝廷至少驳回两次。“顾司业早已料到?”

王忠陷入沉思。

“如此,我等仍要留在朝鲜?”

“少则半月,多则三月。”

“司业不计较?”

“计较什么?”